新闻

你的位置:杯之语 > 新闻 > 病理规培札记:耳和眼疾病 (六)


病理规培札记:耳和眼疾病 (六)

发布日期:2024-12-04 12:38    点击次数:94

病理规培札记:耳和眼疾病 (六)

耳:耳前瘘管、腮裂囊肿和瘘管、外耳炎症、耵聍腺腺瘤、耵聍腺癌、中耳神经内分泌腺瘤、中耳胆脂瘤、中耳胆固醇性肉芽肿、内耳内淋巴囊肿瘤、前庭Schwann细胞瘤

眼:线索膜和睫状体的玄色素瘤、虹膜玄色素瘤、玄色素细胞瘤、视网膜母细胞瘤、眼眶炎性假瘤、眼眶内淋巴组织响应性增生及恶性淋巴瘤。

大摘抄求了解的耳疾病

软骨样汗腺瘤、生乳头状汗腺囊腺瘤、良性外分泌圆柱瘤、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、颈静脉饱读室副神经节瘤。 

01软骨样汗腺瘤

软骨样汗腺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或搀杂瘤,发源于外耳说念异位涎腺组织。

【会诊重心】

同涎腺多形性腺瘤。

图片

图1-1 多形性腺瘤①玻璃样变;②腺体外层有隆起的肌上皮增生;③黏液样间质,④丰富的肿瘤性腺体

(开始《临床病主张诊与辨别会诊-眼耳鼻咽喉疾病》侵权删)

02生乳头状汗腺囊腺瘤

生乳头状汗腺囊腺瘤,又称乳头状汗腺瘤,常为先天性,多发于面部和头皮,一般无非凡症状,可动力于外耳说念的耵聍腺。

【会诊重心】

①镜下口头与发生于其他部位的同类皮肤附庸器肿瘤相通。

②名义上皮酿成囊性凹下;

③被覆双层上皮的乳头突向囊腔,该上皮可发扬出耵聍腺典型的全浆分泌。

图片

图2-1 生乳头状汗腺囊腺瘤表皮下可见囊性乳头状增生的肿瘤组织,乳头向囊内滋长

(开始《临床病主张诊与辨别会诊-眼耳鼻咽喉疾病》侵权删)

图片

图2-2 生乳头状汗腺囊腺瘤覆双层上皮的乳头突向囊腔,可见顶浆分泌

(开始《临床病主张诊与辨别会诊-眼耳鼻咽喉疾病》侵权删)

03良性外分泌圆柱瘤

外耳说念良性外分泌圆柱瘤相比有数,也被称为Turban瘤,发病年齿20-40岁较多,男女无永别。其发生与耵聍腺关系。

【会诊重心】

①镜下肿瘤细胞罗列成团、索和腺管样结构,

②周围绕以粉染、均质物资,纤维间质少,

③细胞团中央区细胞较大,胞质多,核染色浅,外周区细胞小,胞质少,核染色深,有的呈栅栏状罗列的趋势;

④细胞团中可出现小梁状结构;

⑤细胞团内可出现小囊结构,腺管样结构有双层上皮组成,瘤细胞口头一致,无多形性。

图片

图3-1 圆柱瘤瘤细胞酿成细胞团,呈锯齿状

(开始《临床病主张诊与辨别会诊-眼耳鼻咽喉疾病》侵权删)

图片

图3-2 圆柱瘤细胞周围主张的嗜酸性物资,间质少

(开始《临床病主张诊与辨别会诊-眼耳鼻咽喉疾病》侵权删)

04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

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(aggressive papillary tumor of middle ear),也称为颞骨侵袭性乳头状肿瘤,具有侵袭性。

女性多见。发病年齿平均为34岁。可向后膨胀至颞骨外并侵扰小脑。

【会诊重心】

①镜下呈乳头状腺样罗列,乳头衬覆单层矮柱状至柱状上皮。

②细胞核一致、胞质嗜酸、细胞界清。

③可见甲状腺滤泡样区域。

④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CK、EMA、S-100可阳性、TG阴性。15%的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具有Von Hippel-Lindau病。

图片

图4-1 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

瘤细胞呈乳头状及腺样,实性癌巢内有小腺腔或筛状结构,间质丰富

(开始《刘彤华会诊病理学P1241》侵权删)

05颈静脉饱读室副神经节瘤

颈静脉饱读室副神经节瘤(glomus tympanicum tumor)发源于左近颈静脉或中耳(饱读室球)蜗岬的副神经节,也称颈静脉球瘤、饱读室球瘤及颈静脉饱读室化感瘤。

为原发于中耳的最常见肿瘤。可分为家眷性和泄气性,泄气性者多见,约占90%,主要发生于女性(女∶男=5∶1);家眷性患者多为男性。

首发年齿散播庸俗,高发年齿为50~60岁。10%以上呈双侧、多发性,并伴发嗜铬细胞瘤。85%发生于颈静脉球(颈静脉球瘤),酿成中耳或外耳说念肿物;12%源于迷跑神经耳后支(饱读室球瘤),发扬为中耳肿物;3%源于舌咽神经饱读室支(饱读室球瘤),发扬为外耳说念肿瘤。

【会诊重心】

①镜下肿瘤包膜不完好,口头与副神经节瘤一致。

②免疫组化染色主细胞抒发Chg-A、Syn、NSE、CD56、NF及多种多肽,复旧细胞S-100阳性。频繁上皮性绚丽和间质性绚丽阴性。

图片

图5-1 饱读室球瘤

肿瘤富于血管,瘤细胞较小,位于血管间罗列成索状或小片状

(开始《刘彤华会诊病理学P1241》侵权删)

【辨别会诊】

包括中耳神经内分泌腺瘤、脑膜瘤、听神经瘤、血管瘤。

图片

参考辛勤:1.陈杰、步宏.《临床病理学》,2015年第1版,东说念主民卫生出书社。2.刘彤华.《刘彤华会诊病理学》,2018年第4版,东说念主民卫生出书社。3.回允中(主译).《斯滕伯格会诊外科病理学》,2017年第1版,北京大学医学出书社。

4.郑杰(主译).《阿克曼外科病理学》,2014年1月第1版,北京大学医学出书社。

5.刘洪刚.《临床病主张诊与辨别会诊-眼耳鼻咽喉疾病》,2020年12月第1版,东说念主民卫生出书社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,悉数实质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质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健康饮食可减少示寂率
下一篇:脚后跟干裂,真相或不是皮肤缺水,多量与这4个原因研究

Powered by 杯之语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

ICP备案号:宁ICP备2024006161号-1